傍“土豪”,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出路?

报道 3天前
傍“土豪”,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出路?

最近出了一条新消息,印度塔塔集团正在洽谈收购vivo印度分公司的多数股权。据外媒的报道,印度政府希望,通过与中国手机厂商合资的方式,增加印度制零组件在手机制造过程中的使用比例,并逐渐用印度分销商取代中国分销商。在合资企业中,印度合作伙伴能够持有至少 51% 的股份。

但据知情人士告诉智象出海,vivo的确在与塔塔集团洽谈,但其他消息不属实。

这是自2023年底vivo两名高管以涉嫌洗钱为由被逮捕又释放后,vivo印度传来的最新动向。vivo对此尚未做出官方回应。

自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小米、vivo、OPPO等进入印度以来,已10年,高峰期,中国智能手机在印度的市占率高达74%,而因为忌惮“中国手机军团”,印度不断地调整政策来限制中国智能手机在印度的发展,利用《外汇管理法》《防止洗钱法》等对中国手机企业进行税务及合规性调查是印度政府惯用的手段。

而2020年之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不仅是中国手机厂商,中国企业在印度也越发步履艰难。“逃离印度”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的主题,但对手机厂商而言,这一单一大市场尚难以割舍。

印度十年

印度始终有着一个“印度制造”的大梦。

早在2014年,印度就颁布了“印度制造”倡议(Make in India Initiative),旨在将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5%提升到25%,把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2015年,印度政府针对性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PMP)”,通过对各阶段产品区别加征关税,吸引外资逐渐将产业链逐步转移至印度本土。

而同样是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进入了印度。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只用了3年时间,中国手机品牌就将印度本土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压至16%,这一比例在接下来几年里还在不断降低,直至2%。

小米是印度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2017年3月27日,雷军在微博上晒了一张与莫迪的合影,小米在这一年第四季度以25%的市场份额超越三星,坐上了头把交椅。

此后,小米、vivo和OPPO常年盘踞印度手机市占率前五,后来者realme表现也不俗。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60%属于中国品牌,2021年,这一比例达到最高峰的74%。

中国品牌在印度的迅速崛起,令印度倍感紧张,想要将手机制造的主动权夺回自己手中。在印度政府看来,中国手机品牌长期受益于印度庞大的市场,却没有为印度做出足够的贡献,指责中国手机企业没有将利润留在印度。

2017年7月1日,印度政府制定的GST(Goods and Service Tax)新税制开始施行。按照这项税制,所有从国外进口到印度境内的手机整机,要缴纳 10% 的基本关税。同年12月,印度宣布将手机关税从10%提高至15%。仅4个月后,印度再次将进口手机的关税从15%提高至20%。同时,印度开始对智能手机配件、核心零部件征收10-15%的关税,包括充电器、印刷电路板(PCB)、摄像头模块和连接器(Connector)等。2021年,印度财政部长宣布对手机某些部分的关税从零提高到2.5%,年底,印度提出2026年制造3000亿美元电子产品的目标。

中国手机厂商也在不断适应印度政策,响应印度的“印度制造”计划,在印度建厂。小米、华为、vivo、OPPO等中国品牌都在印度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带动了相关供应链落地印度,为印度带去了手机产业链与就业。

2018年,印度手机市场中有一半是以SKD(半散件组装)形式进口,CKD(全散件组装)则为34%,但2019年,CKD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 据印度海关统计,印度手机自中国的进口量从2014年的1.79亿部降至2022年的219万部。同样是2022年,vivo首次开始出口“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的vivo智能手机。

而据《2021年中资企业在印度发展报告》,至2021年,中资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工厂已超200家,总用工人数曾超20万人;贸易公司500多家;投资额达30多亿美元,中资企业在印度提供就业岗位曾超50万个。OPPO、vivo高峰时期每家用工超1.5 万人。据vivo印度发布的《2022年印度影响报告》,vivo在当地有超过650家专卖店、650多个全资拥有的服务中心、7万个零售触点,当地的制造工厂为大约1万名印度工人提供了岗位。

4年“猎杀”

然而,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的蜜月期仍在2020年迎来终结,尤其是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后,以中国手机厂商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印度的生存环境越发恶劣。

2020年4月,印度商工部突然修改了FDI政策,将所有直接或间接来自印度陆地邻国的投资从之前大部分行业适用的“自动审批路径”改为“政府审批路径”。此举被视作限制中国企业对印投资的针对性动作。6月,印度政府封禁包括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背景手机应用;9月,印度信息技术部宣布禁止118个中国手机应用。2021年1月,禁令升级,印度政府宣布将永久性封禁包括TikTok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

曾经的中企出海热土降至冰点。

2020年以前,印度限制中国手机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手机进口关税,2020年以后,印度政府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查税、冻结资金、罚款、抓人,成为中国手机企业的噩梦。

2021年10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向中国智能手机品牌vivo、OPPO、小米和一加发出通知,要求获取这些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并称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发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对这些手机进行测试。

12月,印度税务部门以涉嫌逃税为由,突击搜查了小米、OPPO等中国企业位于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的办公室,怀疑它们涉嫌做假账逃税。

2022年1月,印度税收情报局指控小米印度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逃避高达65.3亿卢比的关税(约5.6亿元人民币)。路透社报道,印度执法局甚至在2月向vivo印度公司CEO索要了各种公司文件,包括外国资金、股权和融资模式、财务报表和经营企业的主要高管的信息。

4月,小米被冻结7.25亿美元,被指控非法汇款,直到2023年10月这笔资金才解冻。4月下旬,该局从小米印度的银行账户中扣押了555.1亿卢比(约48.2亿元人民币),指控其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非法汇款给外国公司,这笔资金相当于小米集团2022年净利润的57%。

同样是4月,印度政府对vivo启动有关“所有权架构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调查。

7月,印度执法局以洗钱嫌疑为由,突击搜查了vivo印度公司和23个相关公司的48处地点,认为vivo涉嫌违反《防止洗钱法案》,封锁了vivo的119个银行账户,并冻结约46.5亿卢比(约3.86亿元人民币)的现金等资产。印度监管金融犯罪机构逮捕了四名vivo印度分公司员工,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声称他们涉嫌洗钱。在vivo向法院寻求帮助,并配合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后,银行账户冻结虽被允许解除,但前提是向银行提供95亿卢比(约8.01亿元人民币)的担保。

同样是7月,印度财政部声明称,OPPO逃避关税439亿卢比(约37.18亿元人民币)。除了要求补缴税款,财政部还建议对OPPO、OPPO印度公司及相关员工进行处罚。

这一年内,华为、OPPO、一加等中国手机企业无一幸免,均在印度遭遇执法人员突击上门、翻查台账。在“黑色7月”,荣耀宣布将团队撤出印度市场。即便荣耀在印度的市场表现良好,面对印度政策环境的不定性,荣耀还是选择暂时退出。

这一切打压的结果是,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的市占率下降,小米、OPPO、vivo的出货量由高峰期的均400万台/月降至约150万台/月。

2023年,印度政府的“监管”仍在继续。

6月,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职位。此外,政府还指示他们将合同制造工作委托给印度公司,开发有当地企业参与的制造流程,并通过当地经销商出口。

10月,印度执法局以打击金融犯罪为由,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有一名是vivo的中国公民。年底,印度执法局以同样的理由逮捕两名vivo印度公司高管,有消息称,被捕高管包括vivo印度临时CEO、CFO以及一名顾问。印度执法局指控vivo为了逃避在印度纳税,通过空壳公司,非法向境外转移总计6247.6亿印度卢比(约63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这一资金规模是vivo在印度多年经营总营业额的一半。

拘留一周后,印度法院下令释放两名vivo高管。但两名高管获释,并不意味着印度政府对vivo的洗钱指控已经结案。

vivo的选择

2022年7月,荣耀宣布将团队撤出印度市场时,荣耀CEO赵明提到,未来荣耀将采取非常稳妥的方式在印度市场开展业务。2023年10月,荣耀通过与印度本土企业PSAV Global合作的方式,重返印度市场。荣耀将营销、服务和分销交给了PSAV Global。

荣耀的回归,说明了印度这一单一手机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印度的营商环境仍然不稳定。要知道,小米在印度的年出货量曾达4000万台,一度超过其在中国的出货量。

除了人口优势,印度正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化的阶段,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达3530万台,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增加了近500万,增幅为15%,增长仍然强劲。

而哪怕经历风波,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市占率仍然可观:

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23年印度市场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有4个来自中国,分别是小米、vivo、realme和OPPO,这4个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加仍达56.7%。

据Canalys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仍超过50%,三星以19%的市场份额保持首位,但小米和vivo分别以1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OPPO(不包括OnePlus)和realme分别以约1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和第五。

对中国手机企业而言,继续深度“本土化”,是在印度市场生存的长期命题。

vivo提供了一种解法:与印度本土企业合作。

这次与vivo洽谈股权收购的印度塔塔集团,是印度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当年星巴克进印度,就是与塔塔集团下属的塔塔环球饮料公司(Tata Global Beverages Ltd)共同投资800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塔塔星巴克(Tata Starbucks)。2005年、2007年和2010年,星巴克都曾尝试进入印度市场,但政府政策、地价等因素使其进入印度市场的时间一再延后,直到2012年和塔塔集团合作。

作为印度老牌“国企”一般的存在,塔塔集团是“印度制造”计划的重要参与者。此前,塔塔集团已通过子公司Tata Electronics进入印度电子制造赛道。Tata Electronics去年11月以1.25亿美元收购了台湾纬创在印度的本地业务,成为首家生产iPhone的印度公司。

如果塔塔集团与vivo谈妥,vivo印度将补齐塔塔集团电子制造业这块版图。

据知情人士告诉智象出海,印度对中国手机的“围追堵截”仍在继续,只是水面上可查的动作不多。或许对vivo来说,与塔塔集团合作是一条出路。

详情请点击 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