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前,福建人姜先生还在做软件外包,被朋友一把拉入POD赛道创业。往后数年之间,跨境POD市场迅速扩张、风起云涌,来自八闽大地的人们站上了潮头。
POD全称Print on Demand,意思是按需打印,是一种电商模式。去年,很多美国人购买印有自制照片的T恤、旗子、杯子等,就是典型的POD产品。
近两年,出海“四小龙”在海外迅猛扩张的同时,如火如荼地发展POD模式,比如推出“来图定制”功能、做专场招商,大批福建商家吃到红利,包括姜先生。
姜先生创立的福建享定科技有限公司,为POD工厂提供软件服务。这些工厂中,有些是福建人在美国建的。他们带着设备远渡重洋,让在美国的亲戚朋友找场地、人员。
在全美华人社群中,福建籍人士是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之一。在全国各省中,福建的工业产值、跨境电商出口额都位居前列。当前,不论是在国内做欧美跨境POD生意,还是到欧美开办工厂,福建人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然而,在当前的美国,有些属于华人的POD工厂似乎陷入了激烈的价格内卷。面对这种局面,一些福建商家选择将目光投向欧洲。这不禁让人好奇:POD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元老”2020年打破寂静
2020年,姜先生被朋友带入POD行业。他记得,当时,福建也有POD商家,主要做独立站和亚马逊店铺,大多数都比较低调,“疫情时卖家还是有点闷声赚钱的感觉,不太愿意沟通。”
来自福建的厦门指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指纹科技”)打破了寂静。2020年,它旗下HICUSTOM平台的业务增速超500%,累计向全球发货超5000万单,并于同年获得A轮亿元融资。
指纹科技为商家提供涵盖选品、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与POD商家极为适配。它于2014年成立,2018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9年累计订单量破千万。
姜先生说,指纹科技是福建POD行业的“元老”。那几年,福建诞生了一批如今颇有影响力的服务商,如SDS定制选品、S2BDIY、基础衫平台、37POD等,它们的成立时间集中于2018年至2020年。
除了受指纹科技影响,姜先生之所以决定转行创业,还因为他发现了供应链的变化。
在POD行业,商家们先采购“胚货”,如白底T恤、白底马克杯,消费者下单后再打印或制作,与传统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大不相同。
服饰是POD产品中的最大细分类目,身处纺织鞋服行业发达的福建,姜先生发现,工厂里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小型化,成本门槛越来越低,正是POD行业需要的。
五年过去,姜先生拥有了一个30人左右的程序员团队,为工厂建设从前端分销到后端订单管理生产发货全流程的系统。带他入行的朋友成了他的客户,开了POD工厂。
他预计,2025年系统上的订单量将突破一天10万单。前文提到的基础衫平台宣称自营仓库超20000m²,SDS定制选品称其柔性定制产品有1000款、涵盖13个品类。
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全球POD行业的强劲增长以及福建的独特优势。
从Google Trends的数据看,POD的热度在2021年至2022年一路飙升,之后维持高位并趋于稳定。今年3月16日至22日,POD指数为82,较2020年同期的25增长超220%。
具体到企业,以美国POD头部公司Printful为例,这家公司每个月销量超过100万件,早在2021年,年收入就达到了2.89亿美元,相较于前一年增长了 39%。
从福建看,海关及其他相关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纺织服装产业营收640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2024年,福建省跨境电商出口17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出口值居全国第四位。
“出海四小龙”掀起浪潮
“去年,做POD的人享受到了很大一波红利。”POD软件头部服务公司的Lorraine提到,商家们看到这样一片蓝海,于是越来越多人入场。
尽管POD行业有了指纹科技这样的服务商,但在国内,在2023年之前,POD行业仍然是热度不高的小众行业,且较大的商家集中在亚马逊,比如主打原创手工的珠宝配饰品牌Jeulia。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早期POD卖家中,有几家独立站的单月销售额能达到1000万美元左右。从地域看,这些卖家分布并不集中,有在西安的,也有在杭州、合肥等地的。
“以前亚马逊卖家的业务量不小,只是POD相对小众,所以一直都是那批人在做,市场变化比较小。”姜先生说,2024年以来,大批新人涌入了POD行业。
他还提到,去年7月,特朗普遭遇枪击,现场照片迅速成为POD行业热门素材,商家们赚得盆满钵满,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个行业。“出海四小龙”把POD行业推向从未有过的高峰,尤其是Temu和TikTok Shop。
张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POD卖家,在福州工作多年。他以前是围绕着亚马逊做POD业务,如今转移到了TikTok Shop。
“出海四小龙”还极大地降低了商家们的从业门槛。以Temu为例,2022年它推出了JIT模式,卖家无需再提前备货到仓,根据实际产生的销售订单在24小时内完成发货即可。
后来,Temu全托管模式推出”来图定制模式”,买家可以通过他们自己上传的文本或者图片商品进行定制。卖家需在收到订单后即时生产,发货至Temu国内仓库。2024年,Temu半托管模式上线定制品功能。
2024年,看中POD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出海的电商平台们纷纷加码。速卖通推出了一项针对定制商品的新功能,SHEIN专门在西安打造了首场POD全托管招商活动。
如今,消费者在SHEIN上传图片,可以用抠图功能,抠出图片中的主体人物、树木等。


另外,近些年,国内柔性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健全,市场上有一大批成熟的服务商可以为POD商家所用,不仅有产品、设备的制造商,还有软件服务商,POD从业难度进一步降低。
比如,在独立站领域,有商品定制服务经验丰富的SaaS平台SHOPLINE。目前,已有超过3000家独立站通过SHOPLINE 平台开展商品定制业务并实现盈利,这些店铺的平均转化率达到其他商家平均水平的3倍。
今年初,SHOPLINE与商品定制方案提供商Customeow达成战略合作,面向行业商家推出一站式商品定制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也被SHEIN、Soufeel、Giftlab等跨境电商巨头广泛应用。
品牌工厂独家获悉,Soufeel将品牌站点搬到SHOPLINE后,定制化产品的复购率提升了20%,GMV增长了300%,成为定制饰品领域的标杆品牌。包括有福州和厦门的大卖透露,他们对SHEIN、Soufeel在用的这个SHOPLINE商品定制方案很感兴趣,了解到好几个同行已经在试用,也正在积极对接试用中。
飘洋过海到美国建厂
也是在出海电商平台的大旗下,大量福建POD商家带着设备飘洋过海到美国。
目前,张胜与一位在美国开设POD工厂的福建人合作。他表示,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缺乏熟悉环境的资源,因此许多福建人依靠同乡的帮助,在当地成功开设了POD工厂。
提及在美国建立生产线,许多人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高昂的成本、严苛的监管,怕是非寻常企业所能企及。但在POD行业,对于在美国有人脉的福建商人而言,办厂相对容易。
商家们先从国内采购“胚货”,如白底T恤、白底马克杯,运往美国印制。在1688批发网上,一件T恤最低批发价在1元至5元间,普通纯棉T恤批发价大概在5元至10元/件。所以,在内卷前,商家们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美国POD工厂中,有做烫染、白墨直喷等工艺的大工厂,也有规模较小的,后者居多。
据姜先生所知,很多商家租个仓库就开始生产了,场地面积很小。因为只做涉及单一工艺的印制工作,比如烫画。至于需要车工和多种工艺的配合的生产线,很多商家不愿意建。
姜先生进而谈到,一台打印设备配上4台抖粉烫画机就能开展业务,设备成本大约6万元,每天可印制600至1000件T恤。还有厂家宣称,自家制造的设备日印制量可达6000件。
服装批发贸易的“基础衫平台 ”涉足美国市场,日前,其工作人员在官方社媒账号中披露,一个十余个人规模的美国POD工厂,月流水能达到300万美元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POD行业本身对物流履约时效要求较高,尤其是节日、生日、婚礼的用品或礼物。诸如Printful、Gelato等欧美POD头部企业基本都在本地生产、本地发货。
姜先生公司的享定POD系统在文章中称,POD产品若是在美国印制并发货,从客户下单到收货,需要3-10天,而若是在国内发货,这个过程可能拉长到20天左右。
定制T恤一年间价格腰斩
2024年,POD行业迎来了发展高峰,不可避免的,有的品类陷入了“内卷“,比如门槛较低的服饰品类。姜先生谈到,去年太多烫画设备被运到美国,产能又高,导致T恤价格大幅下滑。
市场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2022年,服装在POD市场中预计获得39.7%份额。中国出海的POD商家中,做服饰定制的也是最多的。
“去年初,美国工厂印制的服装批发价还有一件58元人民币左右,现在已经降到了28元了。”不过姜先生也提到,目前,POD行业整体利润还是不错的,并不是所有品类都“内卷”。
也有企业近期公开宣布降价。37POD宣布美国工厂生产的男款短袖T恤降价,官方面单价从41元降至39元,包邮价从78元降至68元,广州紫元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爆款T恤官方面单价降至31.8元。
“我都想卖掉工厂了,1月开始利润率太太太低了。”在社交网络平台,有人发帖询问现在入局美国POD工厂是否来得及,一位IP地址在美国的网友回复称,现在入场太晚了。
如此低的批发价,传导到了终端零售环节。
品牌工厂在Temu美国站对定制T恤进行了搜索,并将产品范围限定在本地发货。在销量排名前50的产品中,价格最低的仅为5.78美元,最高的也不过13.62美元。其中,有32款产品的售价低于10美元,而销量冠军的售价为7.78美元,已经售出了约3000件。


非美国本土发货的POD产品价格更低。在SHEIN上检索销量第一的定制T恤,限定在美国本土发货,销量冠军产品的售价是11.60美元,不限定发货范围,一款6.65美元的产品最畅销。
当前,TikTok Shop、Temu在欧洲大跨步扩张,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少POD商家跟随这些平台投身欧洲市场。比如,2025年规划中,S2BDIY计划推出欧洲本土工厂。
POD看起来是个高附加值的行业,为何T恤商家“内卷”到了如此地步?
POD的核心是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有内容能力的玩家才是行业里的顶级玩家。内容能力代表原创、设计能力,Jeulia主打原创手工珠宝、配饰,Teespring、Zazzle等网站均在网站上公布了产品图案的创作者,消费者可以根据创作者选择商品。
对于更多POD商家而言,付费素材库、AI制作或者使用侵权图片是更有效益的选择。去年很多POD商家卖特朗普纪念品,就是侵权的。
在张胜看来,近两年入局POD美国市场的国内商家中,只有极少数有内容能力,大多数擅长简单、高效的价格战。
Lorraine认为,这与消费者、市场认知有关,海外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及情绪的表达会比国内的更加普遍,目前国内的消费者对这块的认知还不够,所以商家也缺乏认知。
不过,POD行业整体上仍有广阔的前景。市场调研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预计,2034年,全球按需印刷市场规模将达到1029.9亿美元左右,从 2025年到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美国这项数据为26.69%,还要更高。
在未来的征程中,以福建籍为主的POD商家们或许将踏上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征途,于那片广阔天地中,开启一场深度的“内卷”之旅。
(文中Lorraine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