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在BrandTech全球品牌创新峰会(春季场)上,智象出海&品牌工厂创始人胡剑龙正式宣布,在成立7周年之际,公司已启动转型,从一家跨境新媒体公司升级为新型跨境服务商。品牌工厂Pro就是这一战略的产物,它的使命是充当中国好物的全球渠道官(Bridge China‘s Best to Global Commerce),帮助优质中国产品在海外实现增长。
品牌工厂Pro主要分为四项服务,为跨境品牌提供增长支持,涵盖了从平台入驻到合规运营、市场拓展、资产并购等关键环节:
1.全球平台入驻与本地化运营
支持多平台入驻(Amazon、Walmart、TikTok Shop等);提供本地化账号管理与合规运营;优化内容策略与广告投放,提升转化率与品牌曝光。
2.高价值电商资产并购
亚马逊VC账号孵化与申请指导、VC/SC品牌并购撮合;品牌估值模型支持与尽职调查辅导 ;交易协议拟定与合规交割支持等。
3.海外线上分销
对接欧美一线分销渠道;设计分销协议与利润分享机制;提供库存管理与补货策略建议。
4.欧洲合规落地
包括德国/法国/荷兰公司注册、税务合规、产品认证、本地财税团队一站式托管服务等。


品牌工厂Pro的推出,源自智象出海&品牌工厂对跨境电商生态的长期观察,以及多次对美国零售市场的深度调研。
智象出海洞察到一个关键趋势:美国零售行业正出现新一波电商化,沃尔玛、Target等巨头正在将“全渠道电商化”作为核心战略。
这背后是因为整个美国零售行业增长的集体焦虑:
- 增长放缓:2024年零售消费增速仅为2.7%,远低于2022年同期的8.1%
- 利润下滑:原材料、人力、物流成本上涨,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利润率承压
- 电商猛增:62%的美国消费者开始跨平台比价,线下零售沦为“展示厅”
- 供应链重构:传统采购模式复杂度增加,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导致零售商面临更高的运营风险
加之关税冲突、供应链碎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促使零售商们寻求风险转移和多元化布局。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将运营与库存风险转嫁给第三方卖家,另一方面,寻求多元化布局,线上+线下混合发展。
胡剑龙预测,未来美国零售将分成两个阵营,一是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纯电商阵营,将强化平台属性,另一个是以Costco、Target、Kroger为代表的混合型阵营,兼顾自营与平台化。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将面临着贸易碎片化、供应链复杂化、市场分散化等多重影响。正因如此,智象出海建议中国跨境电商卖家:
- 在亚马逊之外,多渠道布局
依赖单一平台的卖家在政策波动期营收波动幅度较大,除了亚马逊,卖家可以入驻Walmart、TikTok Shop、eBay等平台,还可以通过独立站沉淀私域流量,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YouTube)进行内容营销。这样的多平台、多渠道布局,不仅有助于分散风险,还可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多触点曝光提升品牌溢价和复购率。
- 丰富运营方式,拓展1P业务
1P业务,也就是平台的供应商模式,允许卖家直接向平台供货,平台负责销售和物流,这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且,1P业务相对稳定,能够给卖家带来稳定且持久的收入。
- 美国之外,开拓更多市场
受美国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消费力强劲的欧洲市场,由于政策环境相对稳定,已成为不少卖家的“第二市场”。拉美等新兴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具有快速起量的潜力,也成为了不少卖家的目标市场。
智象出海特别推出的品牌工厂Pro业务,就是为了帮助中国卖家解决当前及未来将面对的跨境贸易核心问题,在新时代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