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替你买单:AI智能体是否动了跨境电商的奶酪

报道 4秒前

如果说网购1.0时代是信息黄页时代,网购2.0是移动电商,网购3.0是社交及兴趣电商,那AI智能体电商(AI agentic commerce)可能是接下来十年最大的一场商业革命

还在为比价开十个APP?未来可能连手指都不用动——AI直接按你的喜好挑好货、比完价、自动结账当科幻片里“懂你需求的购物管家”照进现实,这场由AI智能体驱动的商业变革,正悄悄改写电商的游戏规则。

AI智能体,也许是出海未来的最大变量之一

AI突破地域壁垒,有无国界的洞察力,只为海外剁手党挖“价廉物美”的宝藏尖货。从电商平台、独立站到OTA、游戏数娱,对于所有涉及跨境业务的中国出海企业,这是一轮抢占全球消费市场的战略级机遇

当AI替你买单:AI智能体是否动了跨境电商的奶酪

什么是AI智能体电商?

简单来说,就是AI代理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价格、品牌、库存、配送时间、退货政策等——主动完成商品浏览、比价、下单,甚至在聊天框内一键完成支付。

AI正以“解决麻烦事”为切入点重塑消费场景

在商务差旅领域,AI代理可一站式搞定行程设计、积分兑换与自动报销,将原本冗长的人工操作时间压缩至仅几分钟;热门演唱会门票抢购中,AI代理的实时监控与毫秒级下单能力,让”手慢无”不再是消费者的遗憾。

更具颠覆性的是“零点击支付”的普及,如 Perplexity 的 Buy with Pro功能实现聊天框内直接交易,亚马逊 Buy for me服务完成从推荐到支付的全流程自动化。

根据 Checkout.com 2025年的电商报告(👈点击阅读)数据显示,Z世代中24%已习惯让AI主导购物决策,这种”硅基助理”依赖症正在改写消费心理学。

这里的关键词是“零点击(zero clicks)”,AI智能体成为购物的决策者。

AI智能体网购形式有两个关键词:

  • 用户偏好,由消费者的个人数据投喂。
  • 产品SKU,有AI智能抓取。

前者可以通过历史浏览、个人偏好等隐私数据投喂,但后者的海量电商SKU数据,是真正AI智能体电商的核心。如果通过AI用爬虫抓取效率和准确率都很低。

所以,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接口,才是AI智能体真正能高效发挥巨擎之力的增长飞轮。

AI智能体是否将松懈 各大平台数据围墙花园?

好比亚马逊平台多亏了成千上万的全球商家贡献商品,AI智能体电商如果能与各种电商平台的SKU数据API对接,让电商网站通过API接口给AI投喂数据,用AI算法向消费者推荐最佳产品就不只是PPT上的想象了。

前提是平台是否愿意贡献这种数据接口。好处是能拥抱AI智能体这个新流量入口,坏处是可能失去了直接与用户的交互与品牌忠诚。成也入口,败也入口。

电商的核心,始终在用户交互入口。

当AI替你买单:AI智能体是否动了跨境电商的奶酪

国外电商平台的数据就和我们国内一样,从来没有真正互通过,它们的核心战略就是建立“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举国内的电商例子,例如淘宝小红书,各自都有商品推送的逻辑。正如人类的悲欢是不相通的,平台和平台的算法逻辑也是不打通的。哪怕平台间前后端也会有些数据合作,通常只是建立了数据握手区,双方仍保有核心壁垒,保留各自的数据主权

而AI智能体的革命在于,可能卸下数据花园的围墙模糊平台数据主权的边界。

不难想象,未来用户访问web端网页时的cookie细则,以及安装App时的隐私权限,都会用一条与AI智能体的数据访问权限相关。

电商生态的”权力转移”与支付安全困境

76%的全球AI用户开始依赖聊天机器人获取购物建议,当德国50%的消费者优先咨询AI而非搜索引擎——这场”无声的革命”正动摇电商生态的根基

传统电商平台的”围墙花园”模式面临瓦解,支付接口的迭代路径也清晰可见——从网页端到移动端,再到如今的AI代理。

每一次进化都让“人”的参与度持续降低,而电商平台、独立站等,若固守封闭数据体系,将面临被AI代理”无视”的风险

当AI替你买单:AI智能体是否动了跨境电商的奶酪

然而支付领域的基石依旧是信任与安全,但当 AI 代理介入的越来越深,支付行业也正在迎来继移动端支付后的第三次范式转移

因此,支付真实性验证,成为了AI智能体电商时代的重要基建。

跨境支付垂类播客《支之不倦》(👈点击阅读)中,万事达大中华区客户解决方案负责人 Steven 和收单行 Checkout.com 聊到身份验证时,指出验证有三层:

  1. 验证智能体背后是不是消费者本人
  2. 验证支付Token是否由真实的智能体在使用
  3. 验证交易订单是否正确
当AI替你买单:AI智能体是否动了跨境电商的奶酪

与此同时,支付公司扮演着连接商户与AI平台的关键角色——从仅处理支付交易,升级为构建安全、可信且智能的协作生态。

AI智能体多以“不可见”的方式访问商户网站。

什么是“不可见”

  • 行为无感知
  • 数据非交互
  • 支付非真人

由此将实现三大转变

  • 从缺乏上下文的购物转向商户赋能的情境化交易
  • 从单向操作,转向受安全护栏约束的引导式交互
  • 从通用化体验转向动态个性化服务

为实现这一愿景,第一批全球支付公司已经开始联合卡组共同推进基础架构建设,其中的流程大意如下:

当AI替你买单:AI智能体是否动了跨境电商的奶酪

1. Agent 身份注册与识别

从传统的KYC (know your customer),变成最新的KYA (know your agent)。为每个 AI 智能体创建独特的数字身份(“数字指纹”)

  • 目的: 让交易中的所有参与方(商户、银行、卡组织)都能清晰识别交易是由智能体而非真人发起的。这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2. AI 代理专属支付凭证

为 AI 智能体分配合适的专用支付工具(如特殊令牌、虚拟卡),而非让其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用卡,确保交易安全、可扩展,并让金融机构能对智能体交易进行有效管理和风控。

  • AI 代理专属网络令牌Token通过独特标识和规则发行的令牌,可明确区分交易是由 AI 代理(而非人类)发起。
  • 虚拟卡在特定场景中仍具实用价值,但需作为受管理框架的组成部分进行整合,而非零散的临时解决方案。
  • 基于数字钱包的凭证:允许 AI 代理通过数字钱包进行交易,并享受与人类交易同等水平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3. 身份验证

通过安全的验证方式(如生物识别)确认最终用户的身份为消费者本人在授权交易,同时保证消费者的敏感支付信息不会泄露给 AI 代理。

4. 赋能个性化决策

在消费者授权下,为 AI 代理提供其消费偏好数据(如“常买的咖啡”),赋能 AI 做出更智能、更个性化的购物推荐(如“推荐一家靠近咖啡店的酒店”),并提升用户体验。

5. 管理授权,全面掌控

为确保 AI 代理按照消费者划定的范围内行动,并为后续可能发生的订单争议提供授权凭证,保护各方权益,消费者可以预先设定 AI 代理的操作规则(如预算、条件、时间)。

商户的”AI友好化”转型与生态共建

AI智能体的崛起将对如今的电商生态带来三大历史性的转变:

1.流量入口的权力转移:

从PC时代的SEO,到移动时代的算法推荐,再到AI时代的Agent重构“人货场”,品牌与平台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让商品信息被AI“读懂”和推荐。传统的心理战营销正在被算法题所替代,结构化数据、开放API成为商户与AI代理对接的关键

2.商业形态重塑:

AI代理不受广告影响,决策更依赖于硬性指标(如价格、库存、退货政策),品牌故事的空间被压缩,购物流程更趋理性和自动化。企业需在“自动化”与“个性化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打造“Agent友好型平台”,并持续创新支付方案以适应AI变革。

3.支付安全与信任升级:

AI代理支付(Agent Pay)正在推动支付技术进化:支付令牌化、身份验证、生物识别等技术都应移植到 AI 代理场景,确保交易安全。新的“了解你的代理 KYA” 框架,保障每一步支付链路的代理身份与权限,减少欺诈风险,让消费者始终能掌控自己的资金授权。

未来发展路线图

AI智能体电商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演进路径已清晰可见:

现阶段未来演进
AI 代理购物时缺乏上下文内容AI 代理依托商户提供的上下文(库存情况、履约、政策条款)进行购物
商户无法感知 AI 代理行为商户可通过安全护栏机制引导 AI 代理的行为
缺乏个性化体验呈现个性化、情境化与动态化特征的支付体验

未来已来,从“科幻想象”到“商业落地”,AI代理支付正改写消费与支付的底层逻辑

AI智能体电商,其实给中国跨境电商带来了重大利好。AI智能体不分国界,可以为全球消费者挑选最适合个人偏好的“价廉物美”的尖货。

对于电商平台、独立站、OTA平台、游戏数娱,甚至fintech平台,都迎来新的商业模态与范式。

当AI替你买单:AI智能体是否动了跨境电商的奶酪

关于 Checkout.com

Checkout.com 是一家成立于英国的全球领先信用卡收单行,致力于为出海商户提供高效、安全、及模块化的支付解决方案。作为支付收单专家,我们支持多种国际主流信用卡支付以及多个本地支付方式,实现超过150种货币的交易处理。同时,我们提供一站式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Checkout.com 在全球有 19 个本地团队,深受如 Sony、SHEIN、阿里巴巴、小米、网易、Uber Eats、GE Healthcare、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品牌的信赖。 我们在亚太地区设有上海、香港、新加坡和东京四个办公室,专注于深耕本地市场,为商户提供定制化支付服务,

We are Checkout.com, where the world checks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