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AI浪潮的推动下,品牌营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过去几年,跨境品牌长期以来普遍面临流量成本攀升、ROI持续下滑、用户行为碎片化、数据孤岛及内容创作效率低下等多重挑战,增长路径亟待突破。
在此背景下,2025年9月17日,由智象出海、品牌工厂和fifty-five联合举办的以“AI驱动·品牌人群再发现”为主题的跨境品牌增长私享会在中国深圳无印良品酒店圆满落幕。
本次闭门会聚焦AI技术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通过AI和数据驱动实现跨境品牌的增长和突破,为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和增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会议邀请了55数据亚太区董事司徒睿 Cedric Delzenne、55数据中国区执行总监汤垚杰( Tony)、Appier 全球合作伙伴业务发展副总裁Rebecca Tseng就前沿的AI趋势、营销策略和案例进行了精彩分享,大疆、韶音 、星商等约30家知名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及代表亦出席本次会议,共探AI营销新未来。
55数据亚太区董事司徒睿( Cedric Delzenne)在主题为《AI驱动品牌增长:全球高管的关注和思考》的开场致辞中提到,超半数消费者在调研中期望AI改善购物体验,其中包括更快找产品、即时客服响应等。
更值得关注的是,根据2025年1月埃森哲对世界范围内经常使用genAI的用户产品偏好调研,用户对genAl的信任程度几乎是零售平台/品牌网站/Apps的两倍。
GenAI已经成为全球用户获取产品推荐的首选来源之一,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社交媒体、在线交易平台和品牌官网,仅次于实体店。
当前营销核心痛点在于:CMO虽积极利用数据优化绩效,却面临CFO要求证明ROI的压力,预算缩减迫使“降本增效”。
AI规模化应用仍存巨大瓶颈,首要障碍是数据隐私与安全风险,超过73%的高管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担忧,其次66%的高管认为是技能型人才缺口,招聘困难且现有人力转型紧迫;此外,成本与ROI不确定性、系统集成复杂、伦理监管及内外部接受度共同制约进展,导致AI多停留试点阶段而难全面落地。
Cedric Delzenne也给出了破局的方案:聚焦跨部门协作、人才投资与数据治理强化,通过透明化沟通化解疑虑。“AI转型成功关键在于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建立明确的责任框架与长期战略,将试点转化为可持续的规模化应用,最终实现营销效率与ROI的双重提升。”
具体到品牌营销各个环节的解题思路,55数据中国区执行总监汤垚杰( Tony)发表了《数据制胜:跑赢传统流量的AI增长新打法》的主题演讲,他首先提到当前搜索市场的变化,谷歌等传统引擎正从提供链接的“导航员”转变为直接生成答案的“解答者”。
根据权威分析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8年,由于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自然流量将减少50%,实际上,某些行业和品牌已经受到2024年5月启动的谷歌AI概述的影响,谷歌零点击搜索在美国和欧洲的比例已经达到60%。
过去二十多年里,搜索引擎优化(SEO)一直是品牌获取线上曝光的有效手段,但到了 2025 年,用户不再只依赖传统浏览器,而是转向大语言模型(LLM)平台,品牌营销也进入到了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时代。
然而,要想在这场全新的竞争中胜出,品牌首先必须理解:AI这位“新裁判”的评判标准,与传统搜索引擎的算法规则已截然不同。他表示,AI大模型,如ChatGPT的信赖来源并非品牌官网,而是维基百科、权威媒体、专业论坛等被其视为客观中立的第三方平台。因此,制胜关键不再是关键词密度和外链数量,而是内容的权威性、直接性和新鲜度。
规则既已明晰,品牌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变。他认为,通过系统性地在权威第三方平台发布被引用的内容、建立维基百科词条、积极参与Reddit等社区讨论,品牌可以持续向AI“投喂”高质量、高可信度的信息,从而主动“教育”AI,使其在生成答案时采纳并呈现对自身有利的信息。这要求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从追求短期曝光的单次活动,彻底转向构建长期的、跨平台的声誉和内容生态。
对于内容营销策略,汤垚杰也表示,首先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不能在文章中说车辘话,要给出清晰的答案;其次,要快速清晰地回答搜索意图,还需要注意语义结构,让内容更可读,提高原创性和权威性,内容必须实时更新;可引用名人名言、统计数据、研究机构结果等,增加网站内容的可信度。
“我们也提供一些工具来帮助大家去衡量AI对你提供的内容的理解程度,我自己创了一个词,叫‘内容的AI度’。很多人遇到的困境是我不知道该问AI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哪些问题是跟自己运营的业务相关的,它可以帮助你先定一个关键词,通过谷歌等渠道,搜索的时候会自动预测大家最常问的问题。”汤垚杰说。
针对AI营销工具的应用,Appier 全球合作伙伴业务发展副总裁Rebecca Tseng在《Agentic AI × 营销自动化:驱动精准受众的智慧互动新时代》主题分享中首先肯定了AI营销的趋势与必要性:“三年前,客户认为AI投入昂贵,现在则是不用AI成本更高。”正如OpenAI等公司的爆发式增长所印证,AI已从过去的“可选项”变为如今决定竞争力的“必选项”。
当前,Agentic AI 的出现,让AI 营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辅助执行”走向“自主决策”,如果说,Copilot 可以提供建议,那么 AI Agent 则能够自主行动,凭借逻辑推理能力,主动寻找实现业务目标,如提高用户留存或转化率,实时响应数据变化、自主执行操作。
随后,Rebecca Tseng用几个客户案例说明了AI在广告营销中的应用成效已经得到验证。例如,某亚洲知名化妆+保养品品牌利用Appier 的AI视频生成平台,仅凭一张产品图,在一小时内便生成了包含多角度展示、模特动态和奢华场景的完整宣传视频,全程无需真人拍摄。
在投放端,AI营销自动化工具已经能够帮助企业提升ROI、节省成本。她分享了一个客户的真实案例,AI营销自动化工具最终助力该品牌实现广告转化率(CVR)上升71%,广告支出回报率(ROAS)上升143%的显著成效。
谈及目前一些AI生成广告影片的痛点,她表示很多AI工具生成的视频都存在失真的问题,而Appier 的AI视频生成平台则强调品牌一致性,包括AI模特的一致性,具体到模特的头发和肤色,都要保持一致。一些客户甚至有了御用的AI模特。
此外,Rebecca Tseng表示,AI还可以帮助企业制作简易闯关游戏跟客户互动,吸引用户停留,通关后赠送可消费的币,有客户实测点击率较传统广告提升超2倍。“大家都在提如何让AI变现,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变现方式,以往AI的价值更多是在控制成本,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应。”
最后,围绕着“广告与受众的‘双向对话’:AI生成式内容与广告素材的智慧融合”这一主题,智象出海合伙人王子荣、Appier 全球合作伙伴业务发展总监Emily Cheng、55数据咨询经理Jerry Xie以及苏嘉Tech创始人Jaron Tam展开了圆桌讨论。
针对“AI大幅提升了内容生成效率,但海量素材的测试反而导致人手、时间和预算增加。如何优先测试并控制成本?”、“各平台规则、用户偏好千差万别,如何用小样本验证素材有效性,并快速迁移至其他平台?”、“用户对AI内容疲劳甚至反感,如何监控频率、保证创意新鲜度并维护品牌体验?”等问题,嘉宾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AI是工具,而非答案:AI极大提升了营销的效率和规模,但成功的关键仍在于人的策略——明确品牌目的(是做品牌还是做效果)、深刻理解用户,并建立数据驱动的优化闭环。
二、数据是核心资产:无论是素材测试、跨平台复用还是用户体验优化,都必须依赖数据的沉淀、打通与洞察。AI的作用是处理和学习这些数据,从而做出更优决策。
三、平衡是关键:需在AI的效率与品牌的调性、创意的规模与用户体验、平台的共性与特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四、透明化与伦理:行业正逐渐形成声明AI生成内容的共识,主动透明化是建立用户信任的第一步。
从构建可信内容生态以影响AI决策,到利用Agentic AI实现营销自动化与个性化互动,再到通过数据驱动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与投放效果,AI正将品牌营销带入一个全局智能、自主决策、深度互动的新阶段。未来,AI营销必将更紧密地融合创意、数据与策略,推动跨境品牌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