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深圳,依然热气十足。TikTok for Business举办的2025 SHOPNOW品牌电商出海营销峰会的现场,为深圳增添了跨境的热情,也点燃了每一位出海从业者的信心。
这场以“品牌力量·驱动全球生意增长”为主题的峰会,为众多出海品牌清晰地勾勒出一幅从启动、破局到规模化增长的可行路径图。
峰会不仅系统阐释了TikTok生态的运营逻辑,更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全球电商已进入“精耕细作”时代,粗放式的流量打法正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对平台生态的深度理解、对本地化运营的扎实投入,以及对品牌长期价值的耐心构建。


会后,我们有幸与中国运动塑形品牌SIINSIIN的海外业务负责人宋志杰先生进行了交流。他们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一个在国内市场表现强劲的品牌,出海初期遭遇挫折,却在调整策略后,通过TikTok实现了数月内业绩增长八九倍的逆转。SIINSIIN的实践,恰如其分地为峰会提出的方法论提供了来自市场前线的有力验证。
品牌出海“第一站”的底气
TikTok的核心优势在于它重塑了消费者的购物旅程,构建了一个发现式、内容驱动、信任导向的商业生态。
与传统电商“人找货”的逻辑不同,TikTok构建了“货找人”的场域。用户在沉浸式刷视频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放松且乐于探索的状态。“货找人”带来了“认知-种草-转化”的闭环生态,从用户被一条创意视频吸引,到产生兴趣、与达人互动,再到通过小黄车、直播间一键下单,整个路径在平台内无缝衔接。这种短链路由大地缩短了决策成本,实现了真正的品效协同。
SIINSIIN海外业务总负责人宋志杰对此深有体会。他坦言,品牌出海初期也曾尝试其他渠道,但最终将90%的销售期望寄托于TikTok。
宋志杰管这种打法叫饱和式攻击,“当我们决定做业务突破的时候,在这个上面会倾斜所有的资源。先以最少MVP单元,打磨出初级的销售模型。一旦这个模型被验证跑通,我们投入资源就没有设置上限,只要能加都加。”
SIINSIIN的塑形裤这类产品,需要通过视觉化、场景化的内容来展示效果,TikTok的短视频和直播成为了最直观的产品展示窗,能够生动地传递“Shaplite”(轻量化塑形)的穿着效果,这是打动用户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套可复制的组合拳
峰会不仅指明了方向,更拆解了实现增长的关键抓手,形成了一套可落地的“组合拳”。
内容是与用户建立沟通的起点,达人种草,特别是与细分领域的中腰部达人进行深度内容共创,成为了许多品牌在TikTok上突围的关键。内容的精髓在于真实共创,其价值不在于单纯的曝光,而在于借助达人的专业度和可信度,与粉丝建立深层情感连接。
宋志杰分享道,他们将95%的精力与预算投入在了中腰部及以下达人身上,其逻辑冷静而深刻:“通过对友商的一些研究,以及我们自己的发现,靠头达带来的GMV占比可能只占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其实最终达成成交的有力途径还是中腰部以下的达人。”
他认为,与达人的合作本质不是一场简单的交易,而是“信任”的建立。这份信任的基石,正是产品本身。“你要满足的是,提供一个优质的产品以及优质的链接。首先是一个好产品,它才会吸引达人。”如果一个达人只是因为高佣金才接单,但产品本身很拉胯,他的粉丝不买账,他自己也赚不到钱,合作基本就是“一锤子买卖”。
因此,SIINSIIN并不只是被动地等待达人选择他们,而是主动地经营达人关系,其核心就是内容共创。
团队会像专业的内容教练一样,对每一位合作达人发布的视频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提供一对一的、极其具体的优化建议,例如“光圈太暗了,把裤子和背景颜色溶掉了”。这种远超于普通商务合作的深度赋能,极大地提升了达人内容的专业度和爆款概率。通过这种模式,SIINSIIN不仅提升了内容质量,更形成了强大的口碑势能。
面对复杂的海外用户群体,精准高效的广告投放至关重要。
宋志杰对GMV Max的推崇,直接验证了这款产品的实用性。“广告投放侧,目前来讲都是用GMV Max,属于全域投放。你无非就是设置之后就让它自己去探索就好了。”
这种“放手交给系统”的信心,源于工具本身的自动化能力。GMV Max操作简单、能自动寻优,将复杂的定向工作交给系统算法,从而解放了团队精力,让品牌方得以更聚焦于经营策略本身。
除了GMV Max,TikTok for Business还推出了Brand Consideration、Smart+等重点产品。Brand Consideration专为助力品牌在“种草”阶段,扩大有明确品牌探索与互动行为的意向用户池、推动深度互动而打造。Smart+是TikTok for Business针对独立站商家的开环场景推出的,由AI驱动的自动化效果广告解决方案,简化了广告创建,商家做好高质量的数据回传工作,能够长效优化转化效率,实现可观的生意增量。当商家同时布局闭环生意与开环场景时,将进一步放大全局增长动能,实现“1+1>2”的整合式外溢价值。


想要生意爆发,踩准大促节点最关键,每逢节点平台都会提供丰富的官方活动、流量扶持和营销模板,帮助品牌借势爆发。
像黑五、圣诞节这类大促节点,SIINSIIN的策略非常明确,要积极借势。他们会积极参与平台官方活动,并给出极具诚意的优惠组合,将平日在内容端积累的势能,在节点期间集中转化为商业爆发。
TikTok for Business给出了“节点四步走”建议:大促前14天,启动达人种草,利用Consideration Ads与意向客户互动;大促前7天进行基建储备,大促前2天投广抢量,大促期间开启直播大小场,建议商家使用GMV Max+大促模式,快、准、狠把握爆发。
全球化扩张、开通多国站点是品牌突破生意天花板的重要途径之一。TikTok for Business指出,在TikTok上,东南亚商家做好1国即可开通东南亚五国店铺,各国客单价相似,卖点相似;美国商家则可以顺利开通欧洲、英国和拉美站点店铺,美国和欧盟、英国的客单价相似,美国和拉美素材相似。
进入新市场,还要有深度的本地化洞察,理解当地用户的独特需求、文化习惯和市场竞争格局。SIINSIIN初入美国市场时,曾因直接将国内“轻塑”概念移植而遭遇水土不服。团队复盘后,花了数月时间调研,甚至创造了更符合当地消费者心智的“Shaplite”新概念。当宋志杰谈及下一步开拓日本、东南亚市场时,他首先考虑的依然是:“轻塑Shaplite leggings,在当地有没有一样的概念和赛道?我们是需要去开拓这个赛道,还是直接竞争?”
从“流量”到“留量”的终极命题
在2025 SHOPNOW品牌电商出海营销峰会上,TikTok for Business在厘清TikTok生态的增长逻辑、拆解种草策略、节点玩法、直播运营与新市场开拓的落地路径后,指出了品牌出海的终极命题,是从单次交易的「流量」转化走向品牌长期的「留量」经营。
品牌长效建设的核心在于通过优质的产品和内容体验,与用户建立持久的情感连接。当被问及除了GMV还关注哪些品牌指标时,宋志杰的回答道:“这其实是一个经营的角度,我们一定会做品牌,为了GMV放弃品牌也不可能,但是我们深刻地知道一点,就是品牌不是你给的,而是用户给的。”
他坚决反对在品牌早期阶段过度进行“内部思维”式的品牌广告轰炸,坚信品牌心智是在用户一次次使用产品并获得良好体验后自然形成的。“如果太早地过度地去宣传自己的品牌,你会达成一个非常内部思维的一种情况,因为品牌的概念不是你赋予品牌的,是客户赋予品牌的。”
基于这一理念,明年的规划中,虽然包含了其在国内已经玩得非常娴熟的“明星整合营销活动”,但前提必然是产品已在目标市场获得了坚实的用户口碑。
这种“产品即品牌”、“体验即营销”的长期主义理念,或许正是所有希望实现从“卖货”到“品牌”跃迁的出海企业需要修炼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