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随着中国跨境电商品牌日益重视在欧洲和美国建立长期品牌价值,进入海外多渠道已成为一项迫切的战略需求。
智象出海创始人胡剑龙就在6月底前往欧洲,先后走访了德国、荷兰、法国多地,与当地头部的零售平台、服务商,以及亚马逊欧洲VC、业务VM和大量电商从业者进行了高频交流。他最为强烈的一个体感是:“中美贸易摩擦在今年爆发之后,大家对欧洲的兴趣越来越大”。
7月15日,胡剑龙带着自己围绕欧洲电商市场所进行“田野调查”结果,在OLEA(浩立)联合主办、Worldline联合协办下,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共享·互通”的出海品牌闭门交流会。浩立(Olea)大中华区负责人李麦琪、Worldline大中华区总监Shirley,在交流会上分别从跨境保理和全渠道支付的角度,分享了如何赋能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运营。


2025年5月,品牌工厂推出了“品牌工厂Pro”,聚焦于为一众出海品牌提供渠道服务。这项服务得到了市场积极反馈与高度认可,于是在这场闭门会上,智象出海和品牌工厂共同发起成立了OC联盟(Omni-channel Alliance)——该联盟旨在构建一个长期战略社区,促进出海品牌在零售渠道领域的共享学习、联动与增长。


作为首届“OC联盟主题交流闭门会”,活动聚焦中国出海品牌该如何进入欧美多渠道零售生态系统,深入探讨了中国品牌如何借力欧美渠道,实现跨境生意的蓬勃发展,并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智象:深耕欧洲电商市场,洞察渠道机遇与挑战
被出海品牌们所关注的欧洲市场里,来自中国的电商平台,如京东、Temu、TikTok Shop等正在积极布局。
胡剑龙在分享中提到,Temu在法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已迅速成长为当地第二大电商平台,并通过加速招商和切入食品等新类目,强化其本地化策略。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高喊出海的京东在沉寂数年后,也正重新发力欧洲市场,并计划在法国设立总部,其核心项目Ochama(线上线下结合的生鲜超市)和Joybuy(电商平台)显示出其重度投入的决心。


围绕欧洲电商市场的最新格局与发展趋势,胡剑龙从平台、地区、模式等层面展开了分享。
首先,亚马逊虽然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主要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荷兰等特定国家,本地电商平台如BOL凭借其本土优势,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其次,与美国纯电商市场不同,欧洲的电商平台呈现出由传统零售巨头主导的鲜明特征。例如,德国的OTTO、Kaufland,以及法国的E.Leclerc、巴黎老佛爷等传统零售商,正积极转型并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甚至开放第三方卖家入驻,这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选择。
在对中国卖家的态度上,欧洲平台普遍对中国卖家持开放态度,但其选择标准更为严谨,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销售转化率,这与亚马逊“自带流量”的模式有所不同。
此外,欧洲市场的地域分散性也带来了独特的挑战与机遇。柏林被视为欧洲电商的创新中心,荷兰在渠道SaaS领域表现突出,而法国则在零售科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些区域特色要求中国品牌采取更为精细化的市场进入策略。
胡剑龙指出,欧洲市场普遍存在一种危机感。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如俄乌战争、特朗普孤立主义等,使得欧洲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内部问题如高福利社会导致的创业精神匮乏、创新能力不足,也使得欧洲与中国等新兴市场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中国电商和制造业品牌的强势崛起,以及中国品牌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都给欧洲传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甚至有欧洲企业赴中国研学后,因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而感到“挫败感”,转而选择前往东南亚市场学习。
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胡剑龙也提出了中国品牌应对欧洲分散化电商市场的策略。他建议采取多平台布局,以亚马逊为主,辅以本地平台,并建议将精力分配为美国市场占60%,欧洲市场占40%。同时,强调提升本地化能力,包括强化合规、优化物流履约和本地化招商。与本地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资源网络,也是成功的关键。
胡剑龙总结道,分散的欧洲市场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适应合规与本地化需求将为企业带来长期增长,而中国平台的持续投入将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的新标杆。
浩立(Olea):简化跨境贸易融资,加速资金周转
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效的金融与支付解决方案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支撑。
浩立(Olea)是一家由渣打银行控股的创新型贸易融资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是通过跨境保理模式,帮助出海品牌解决其在资金回笼方面的痛点。
浩立(Olea)的核心业务模式是“无追索权”的跨境保理。简单来说,当出口商将货物运出并形成应收账款后,浩立会提前买断这些应收账款,将资金支付给出口商,而到期后则由浩立向海外买家收取货款。这种模式的显著优势在于,即使海外买家最终未能付款,风险也由浩立承担,而非出口商。这与传统的信用贷款或有追索权的保理有本质区别,极大地降低了出口商的经营风险。


李麦琪强调,浩立(Olea)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融资渠道的诸多痛点。国内银行在提供出口融资时,往往对企业资质要求高、审批流程长、额度有限,且对大量小额发票的抵押存在困难。而浩立则主要关注海外买家的信用,对卖家的资质要求极低,甚至无需抵押担保。通过其数字化的平台,发票提交和对账流程高度自动化,首次放款最快可在7-10个工作日内完成,后续款项甚至可在48小时内到账,大大缩短了资金回笼周期。
此外,浩立(Olea)的融资方案在财务处理上具有独特优势。由于其业务本质是应收账款的“买卖”而非“借贷”,因此对出口商而言,这笔资金不计入负债,不占用征信额度,有助于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提高资金流转效率,这对于有上市计划或已上市的企业尤为重要。
浩立(Olea)的全球布局和雄厚资金实力也为其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其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主要出口市场,并获得渣打银行、高盛、瑞银、BBVA等顶级金融机构的支持。李麦琪表示,浩立的服务特别适用于B2B模式下回款周期长的跨境电商企业,以及需要快速资金周转以拓展新渠道、新市场的企业,助力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实现资金的快速周转和业务的持续增长。


Worldline:全渠道支付解决方案,赋能商户全球化布局
Worldline作为欧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金融机构,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业务覆盖,并与中国第一批出海电商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中国商户的需求和痛点有着深刻理解 ,通过创新支付技术与本地化服务,助力中国出海企业在全球市场实现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
针对出海企业多元化支付需求,Worldline 拥有全渠道支付解决方案,覆盖线上独立站与线下门店多场景支付需求。Worldline 大中华区销售总监Shirley 特别介绍了其独立站支付场景,依托Global Collect 平台,支持Full-Service (统一的技术方案、统一的技术平台、统一的资金流)线上收单服务,能够帮助商户快速接入全球市场。


在市场布局方面,Worldline构建了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深耕欧洲、北美、拉美及亚太等核心区域,提供深度本地化收单服务,支持150+主流交易货币及21种本地结算货币的灵活配置;另一方面针对新兴市场推出创新模式——允许商户使用跨境主体进行本地收单,成功落地土耳其、韩国、泰国等战略市场,有效降低了市场进入门槛。未来,Worldline计划将业务扩展至墨西哥、非洲及中东等高增长潜力区域,持续完善全球支付网络覆盖。
Shirley 着重强调了Worldline在核心市场的独特优势。在美国市场,Worldline与摩根大通(Chase)深度合作,利用Chase作为全美第一大银行和第二大发卡行、收单行的优势,通过“on-us”(即发卡行和收单行为同一家)交易模式,显著提升交易成功率并降低处理成本,帮助商户触达最广泛的美国消费者。
在欧洲市场,Worldline是欧洲移动支付系统Wero的共同发起方之一。Wero旨在打造一个统一的欧洲数字支付解决方案,未来将逐步替代欧洲现有的本地电子钱包,对接Worldline的商户将成为首批上线Wero的中国跨境商户,从而抢占欧洲数字支付的先机。
Worldline的支付编排(Payment Orchestration)解决方案是其另一大亮点。该方案帮助商户管理多个支付服务提供商(PSP),通过一个平台连接全球超过350种支付方式,并支持商户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切换支付通道,从而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服务表现。在2024年的支付机构年交易流水处理排名中,Worldline位居第一,彰显其在支付领域的强大实力。
Worldline在平台稳定性与专业服务方面也表现出色。其平台可用性高达99.999%,并拥有PCI DSS一级认证,确保在大促期间的交易稳定顺畅。此外,Worldline组建了由27名专业顾问组成的全球支付咨询团队,为商户提供支付优化策略、业务表现提升、外汇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每位商户还配备专属客户经理、风控经理、数据分析师等团队,提供全流程、多方位的专业支持,致力于成为商户信赖的合作伙伴,助力企业完成全球化布局。


本次闭门会议的成功举办和OC联盟的正式成立,为出海品牌在欧美市场的拓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智象、浩立(Olea)和Worldline等行业领军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品牌将能够更好地驾驭全球市场的复杂性,抓住多渠道发展的机遇,帮助中国品牌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