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佩华是启明创投的合伙人。过去的一年里,来自中国的VC机构蜂拥至印度,想在蛋糕做大之前先提前站位,分得一杯羹,启明就是其中一家。
过去一年里,黄佩华在印度见了超过50家创业公司,但最终却只出手投资了其中一家。
根据胡润研究院2019年的数据,启明创投手握19家独角兽企业,和9家潜在的独角兽企业,它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的位置不可小觑。
上个月,智象出海(The Passage)记者Avanish Tiwary在新德里采访了黄佩华。她说,跟印度创业者的交流让她回想起中国在2005年的情形。她发现印度创业者充满热情、年轻,并且愿意多付出努力。
智象出海:作为中国投资人,你什么时候开始看到印度市场增长的迹象?
黄佩华:我认为印度市场在2016年底开始变得有趣。当时,Jio降价、UPI开始飞速发展,这些都让印度的互联网市场变得更大。所有这些,都使得印度公司通过互联网建立不同的模式,如支付、金融科技等。我接触到的几家印度风险投资公司都认为,(印度互联网)变现还需要很长时间。我反而担心,我们(的投资)开始得太晚。
如果你看东南亚市场,人均GDP普遍高于印度。但是,那里更容易投资吗?并不是,这两个市场都比中国更难。说实话,这两个市场都很有趣。在印度,每个人都在说时间还早,因为最顶尖的1亿用户可以变现,但接下来的1亿用户还很难变现,这需要更久时间;在东南亚,你必须要面对市场分割的问题。在这里,你必须应付不同的语言和宗教;在东南亚,你要面对不同的政府,因此会有很多公司都想推进自己的支付解决方案。
智象出海:你如何寻找印度创业公司的投资机会?
黄佩华:寻找投资机会不是问题。刚来印度的时候,我们参观了很多顺为的经典投资案例。我们希望利用他们在印度的社交网络。他们拥有大量有关印度消费者的数据,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度人想要的和正在消费的东西。
我们认为,印度公司的融资渠道非常强大。印度公司喜欢多样化的资本来源,许多印度公司也来到中国筹集资金。另外,为了找到更多机会,我们也与印度同行合作。我们的一些合伙人与本地的风投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智象出海:你多久来印度一次?
黄佩华:去年我就来过印度。去年一年,我来过印度三次,两次到班加罗尔,一次去德里。印度的旅程让我很兴奋。美国和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已经日渐成熟,而印度则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投资了一家名为Pratilipi的公司。我们还投资了一家专注于印度但团队来自中国的公司——Club Factory。
智象出海:启明的投资风格与其他公司有什么差异?
黄佩华:我们抱持的价值观和我们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差异。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最初,中国有很多模仿美国互联网的产品。我们有中国版的Quora(知乎),中国版的Youtube。之后,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惊人增长;当PC互联网逐渐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我们也参与了这一过程。
现在我们来到印度,我发现有一些印度产品复制自中国。我希望,下一次浪潮将是印度模式被其他国家复制的时候。
智象出海:您有哪些特定关注的领域吗?
黄佩华:我们的思路很开放。我们关注消费网络的时间很长。总的来说,除了一些垂直领域如在线教育、金融科技等,在中国,我们在内容、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投资表现很好。启明在其他行业的业绩也不错。
智象出海:您对印度的工作文化怎么看?在中国,你们有996的工作制,印度并不存在这个概念。
黄佩华:很难说。中国人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喜欢在截止日之前完成工作,我们确实不太介意工作到深夜。即使是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或是亿万富翁,也不介意在星期天工作。不过我看到印度创业者非常雄心勃勃,很有进取心。也许,工作文化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如果你观察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我认为,百度上市之后,很多人成为百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人们开始真正接受整个创业文化。在印度,你们有Flipkart,但很多其他公司和个人还没有真正尝到过成功的滋味。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智象出海:你认为,印度创业公司的挑战是什么?
黄佩华:最大的挑战是竞争。印度的创业生态系统非常的年轻,但印度创业者并没有中国创业者曾经拥有的优势——缺少外部竞争。在这里,你是和全球的企业竞争。在中国,我们有本土的谷歌和Twitter;但在印度,谷歌和Facebook真的很强大。市场开放是件好事,但是,他们能创造一些非常印度和本地的,使全球公司无法复制的东西吗?我认为这是一个挑战。
如果你可以被复制,那么大公司便可以击垮你。一些印度公司正在复制美国或中国模式,但它们也必须具有创新性。在中国,虽然有很多美国模式的模仿者,但在产品方面有很多创新。
智象出海:印度的监管是一种挑战吗?
黄佩华:一定程度的监管总是好的,它为每个人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我认为,过度监管会扼杀一个产业。当我们考虑进入一个国家时,我们总是会考虑监管环境。但是,我们也要记住,它是在不断发展的。
总的来说,我们关注整体情况,例如:政府是否是亲商的,政府是否对于培养创业的生态系统抱持开放态度,等等。我认为对印度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你只需看看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在这里发展到多大,就知道了。
智象出海:您计划今年投资多少家印度公司?
黄佩华:我们没有任何具体的目标。我也在关注东南亚,所以我们还在了解印度市场。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我们会投资。但如果我们没有被说服,我们就不必在这里投资。
智象出海:就投资的规模而言,你会选择冒大风险,还是刚开始会谨慎一点?
黄佩华:我们非常灵活。在中国,我们的投资金额从小到300万美元到高达2000万美元不等。理想情况下,我想押更小的赌注。但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在之后的阶段,如果我们押的赌注太小,你就没有主导权。我们需要有一些灵活性。
智象出海: 您对Pratilipi的投资算是您在印度的重要投资吗?
黄佩华: 尽管这是一笔可观的投资,但它的金额并不大。我们喜欢内容领域,对于它来说用户生成内容是关键。我们认为他们拥有一个非常有粘性的平台。
一方面,它有很多内容生产者;另一方面,它有很多想要消费内容的用户。我们发现,Pratilipi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的发展历程中不太依靠于营销。我非常喜欢他们的团队,以及首席执行官Ranjit。他脚踏实地,对自己所做的事充满热情。我们也喜欢他们对本土语言的专注,这是印度发展的下一阶段。
智象出海:中国市场正在减速,印度市场是风险投资更为保险的地方吗?
黄佩华: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大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一些细分领域可以变现。很多人都关注印度,尤其是全球公司,甚至Netflix在这市场也很大。
但印度市场可以发展成大家认为的一样大吗?这点还有疑问。
智象出海:您如何看待印度的P2P领域?
黄佩华:我看到有很多公司与其他NBFC(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互相联系。虽然有不少公司都有资本可以放贷,但只有少数公司自己拥有NBFC资格。对比一下很有意思。因为在中国,P2P最初缺乏监管因而增长很快,之后却被政府叫停了。但在印度,情况似乎是,当科技出现时,监管制度已经建立。
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你对于“如何做”有一个参考,因此你知道你可以做什么,进而可以这样计划;另一方面,这限制了创业公司,因为这使它们做大的机会更少。